免费咨询热线
029-87396877对园林工作者而言,农药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因素,每年的苗木养护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农药喷洒工作。在农药打药操作时我们最常遇到的就是有关农药的二次稀释,然而很多时候施药人员总是忽略这一点,打药效果不理想又会怀疑是药效不好。那么农药的二次稀释具体是怎么做的,你的稀释方法又是否正确呢?
什么是农药二次稀释?
农药二次稀释就是先用少量的水或者稀释载体把农药制剂稀释成母液或母粉,然后再稀释到所需要的浓度。农药二次稀释可以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根据保守估计,不进行二次稀释的农药产品产生效果,比进行二次稀释的农药产品防效至少差15%-20%。
二次稀释主要用于稀释或者配置那些用药量极少的农药品种,有些农药品种用量甚至低到了每亩1克左右,如果不通过稀释很难确定用量,只有通过二次稀释才能将药剂配匀,以便使用。
哪些农药剂型需要二次稀释?
需要二次稀释的农药主要包括乳油、可湿(溶)性粉剂、悬浮(乳)剂、水剂、水乳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等。这类农药剂型的共同特点是:不管什么形态,使用前都必须加水稀释配制成药液,然后采用喷雾法施用。
农药二次稀释有什么好处?
一、保证药剂在水中均匀分散
例如可湿性粉剂、粉粒,这些农药很容易团结在一起变成粗团粒,如果直接放到药水箱中配药液,就很容易出现粗团粒还没有充分分散就沉入水底,造成搅拌困难的情况,如果直接采用一次稀释,不仅打药时搅拌不够均匀,药液在喷雾器中也不能完全分散开来,这就容易导致有的地方喷施浓度高,有的喷施浓度低。所以,这也是我们经常强调二次稀释的原因。先用少量水将药剂配成比较浓稠的母液,进行充分搅拌后,使粉粒分散后再倒入药水箱中进行最后稀释。胶悬剂在存放过程中易出现沉积现象,即上层逐渐变稀而下层变浓稠。配制药液时必须采取两步法配制。
二、有利于准确用药
随着农药制剂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农药的亩用量仅需十几克甚至几克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如此少的用量就会让分配到每个喷雾器中的量更少,这个时候采取二次稀释将有利于更准确取药。
三、减少农药中毒的危险
任何农药都具有一定的毒性,特别是对那些毒性较高的农药,在喷施的时候更要注意。
如在配制一些毒性较强的农药时,一次稀释法有4次接触原药的机会,而二次稀释法只有一次,中毒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之后就算需要接触药液,也是已经稀释过的母液,中毒的几率就更小了。
农药二次稀释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一、选用带有容量刻度的医用盐水瓶或其他小型容器,把农药放进去,注入适量的水配成母液,对悬浮剂等粘性较大的药剂要将粘附在小包装上的药剂清洗下来,轻轻搅动使容器中药剂充分分散溶解,再用量杯计量使用。
二、使用背负式喷雾器时,可以在药桶内进行二次稀释。将喷雾器内加少量水,再放入适量药液,充分摇匀,再补足水分,混匀使用。
三、用机动喷雾器进行大规模施药时,可以用一些像桶、缸等较大的容器进行母液一级稀释,二级稀释时,可在喷雾器药桶内进行。配制母液的用水量应该认真计算和仔细量取,不能随意添加减少,否则影响最终的效果。
Copyright © 2002-2022 陕西万疆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6002649号-1 网站建设 小程序开发 技术支持:云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