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029-87396877每到这个季节,都到了蚧壳虫危害的重要时间点,不可不治。蚧壳虫是国际性检疫对象,属于多食性害虫。为害森林、果树、农作物、药材、观赏植物、花卉等。一种蚧壳虫可危害数种甚至数百种植物,同一种植物也可遭受多种蚧壳虫的危害。
01 蚧壳虫的危害表现
蚧壳虫主要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在叶片、果实和枝条上,吸取植物的汁液,对花木造成极大危害,被害植物不但生长不良,还会出现叶片泛黄、提早落叶等现象,严重者会使植株枯萎死亡,降低观赏价值 。
02 蚧壳虫危害的特点
形态退化,胸足退化或者完全消失,一般除初孵幼蚧具有活动能力外,其他虫态一旦固定便不再移动,终身在一处取食;
能分泌蜡质物覆盖虫体,形成各种介壳,随着虫龄的增大,介壳增厚,药物一般难以到达虫体;
繁殖量大, 如大玉尖蚧壳虫每头雌虫产卵数干粒;白腊囊蚧每头雌虫产卵上千粒;吹棉蚧1年生4~5代 ;糖片盾蚧壳虫可长年危害 ;
蚧壳虫危害后,可诱发植物烟煤病 ;
蚧壳虫喜欢隐蔽环境,枝叶过密。利于其生存和繁殖 。
03 蚧壳虫的防治方法
加强城市园林植被多样性建设:
促进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对害虫危害的自我调控能力;科学、合理地进行水肥管理,结合花木修剪,剪去过密枝叶、病虫害严重的枝叶,使树冠通风透光,降低蚧壳虫密度,可明显减少蚧壳虫的危害。
适时喷药防治:
每年3月上中旬气温稳定时,有大量幼蚧孵化出来,到4月中旬出现第1次幼蚧发生高峰期,以后每间隔 40d左右便有一次较为明显的幼蚧盛发高峰期。尤其是惊蛰后至芽萌动时和5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卵孵化期和若虫期。此时蚧壳虫的蚧壳和蜡质层均未形成 ,虫体对药剂极为敏感,若进行药剂防治,此时效果最好。
阻隔上树:
早春在树干基部绑扎塑料薄膜环 ,可有效阻止草履蚧上树危害或者产卵。
加强苗木检疫:
蚧壳虫的远距离传播主要靠苗木携带,因此花木调运时要加强苗木检疫,发现带虫苗木及时处理 。杜绝蚧壳虫的传播和扩散。
做好保护利用天敌工作:
蚧壳虫有许多寄生性和捕食的天敌,如瓢虫类、寄生蜂类和捕食蓟马等,可通过合理用药保护或者人工饲养释放天敌的方法,使天敌保持一定的数量或者种群,对蚧壳虫能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
04 结语
蚧壳虫是园林绿化上三大刺吸式害虫之一,它被有一层蜡质层,一般药物不容易渗透,比防治蚜虫、红蜘蛛更为困难。要坚持用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本着“重视养护,保护天敌,科学用药,保护环境”的原则,灵活运用新技术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不断探索、研究和实践,才会使园林蚧壳虫的治理工作逐步完善。既可实现城市内昆虫种群和植物种群的生态平衡,又可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Copyright © 2002-2022 陕西万疆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6002649号-1 技术支持:云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