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029-87396877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
“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以自然为根,运用地球系统科学探寻生态系统演替规律与内在机理,尊重自然规律、因地施策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是新时代地质工作的历史使命。”曾任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生态地质调查工程首席专家的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以下简称航遥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聂洪峰,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探寻地质作用过程与生态空间分布、变化规律之间的关系,是为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基础。这也正是生态地质调查的目标所在。近年来,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部署下,由航遥中心牵头组织实施的生态地质调查工程,已在全国、流域(区域)、重点地区不同层面推进,在建立生态地质调查技术体系、破解重大生态问题机理、支撑生态修复顶层设计和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追本溯源 识别诊断生态问题发生的主要驱动因素及其内在机理 地质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以及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进而对生态系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区别于以往开展的区域地质调查,森林、草原、湿地等资源调查,土壤普查或土地利用详查等调查工作,生态地质调查重点关注风化壳、包气带、成土母质的结构、物理化学特征与演化。因为这部分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活跃、最富有活力的部分,也是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和水圈相互作用最关键的地带,它决定了生态系统的运行与演化。”聂洪峰介绍。 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全力支撑能源、矿产、水和其他战略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的基本定位,于2019年设立了生态地质调查工程,在全国和重点生态功能区部署开展地上地下一体化的生态地质调查工作,探索地质调查支撑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新模式。 整项工作的开展,按照“顶层统一设计、分级分步实施、多维集约产出、信息智慧服务”原则,不同尺度逐级深入,国家—流域/区域—典型地段分级实施。在国家层面上,主要围绕国家生态安全维护,识别区域重大生态问题,掌握其空间格局特征、驱动因素与发展趋势。在流域(区域)层面上,关注大江大河、跨省域、跨自然地理单元的重要生态问题,开展监测评价及修复对策研究。在典型地段层面上,着眼于具体生态问题,重点调查关键问题的作用机理,揭示水—土—岩—气—植被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提出具体的基于自然的生态修复方案。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五方面:一是查明区域生态系统格局及其变化与地质环境的关系。二是查明区域生态问题及其地质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发展趋势。三是评价区域生态地质状况,提出国土空间利用与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建议。四是建设生态地质调查数据库,编制生态地质系列图件。五是提供支撑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与系统修复的地质服务产品。 “我们希望通过开展这项工作,能够形成岩石—风化壳—土壤—水—生态完整的地上地下一体化的数据库,追本溯源,分析生态系统与其禀赋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识别和诊断生态问题发生的主要驱动因素及其内在机理。”聂洪峰表示。 划分生态综合分区 为分区分类科学开展生态修复提供统一空间基础框架 随着生态地质调查工程的开展,工程团队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如:森林、草原、湿地等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变化,成土母岩、水文地质要素、土壤、地形地貌等生态地质条件分布,以及生态地质垂向剖面测试分析等数据。 “我们基本掌握了全国陆域生态系统要素现状与变化的基础信息,并首次编制完成全国1∶50万成土母岩分布图。”聂洪峰进一步解释说,基岩对土壤的类型、结构、质地、化学组成具有基础性的控制作用。成土母岩反映了基岩的抗风化及成壤能力,其岩性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生态修复的难易程度。比如,西南石漠化地区主要分布难风化的石灰岩,成土能力较差,土壤层一旦被破坏,很难修复。而对于分布有较易风化的砂页岩地区,成壤能力强,土壤层较厚,就可以采用自然恢复和一些工程治理措施进行生态修复。 除此之外,工程团队还编制了全国森林、草地、湿地分布及其重要历史节点变化图,全国生态地质问题分布图、全国生态地质单元图等。这些基础研究成果,为支撑生态保护修复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接续推进。 面向新发展阶段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新需求,工程团队立足我国自然地理格局,遵循生态系统演替内在规律,识别生态区域差异性的主导要素,科学划分了全国国土空间生态综合分区,从而为“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施策”科学开展生态修复提供了统一空间基础框架。 统筹考虑地上、地表、地下自然要素,综合气温、降水、地貌、土壤、植被、土地利用类型、构造、成土母岩、地下水等要素的空间均一性和分异性,工程团队构建了适宜于生态监测—评价—预警—修复全链条工作的分区指标体系,划出一级生态区6个、二级生态区47个、三级生态区233个。其中,一级生态区的划分主要考虑季风气候影响程度及温度水分差异、现代地势轮廓及大地构造格局、生态系统景观差异,划定东北生态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及川滇重点生态区、东南生态区、青藏高原生态区、西北生态区。 “这个分区有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能指导全国生态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立足于不同自然地理条件分异性,分区进行监测评价预警;另一方面,根据分区分类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的需求,进行基于分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从而探索每个区基于自然的修复导则。”聂洪峰强调。 绘制生态地质图谱 揭示基岩—成土母质—土壤—水—生态相互作用过程 我国有广袤的陆地、辽阔的海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造就了多样的生态系统,同时也面临森林草原退化、湿地萎缩、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等多种生态问题。 “生态修复的关键,首先要找到这些生态问题发生的主要驱动因素与内在机理。”聂洪峰说,“我们对每一个一级生态分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景观特征以及植被、土壤层、基质层、水等特征都进行了分析,并在坝上高原人工林退化区、青藏高原冻融土地退化区、南方岩溶区等重点区,建立了生态—地质相互作用模式,绘制了生态地质图谱,以揭示不同区域存在的生态问题及其形成机制,为分区修复提供最基本依据。” 为揭示重点生态区典型特征,工程团队目前已建立了1000多个地上地下一体化的生态地质图谱。 “比如,在半干旱气候背景的坝上高原地区,根据生态地质图谱,我们发现这一地区分布的由成土母岩及其风化作用形成的高盐碱土壤及钙积层,不适宜深根乔木生长,从而出现了人工林退化现象。”聂洪峰告诉记者,坝上高原防护林区多位于栗钙土上,其成土母质以第四系冲积、洪积、湖积、坡积、风积相堆积的松散的砂砾石、黏土、黄土为主。在其地表以下0.85~1.1米之间的含砾砂质壤土中,有淋溶的碳酸钙形成的紧密淀积层,阻碍了植被根系向下生长吸收深部的水分和营养,因此不适合深根植物发育。据调查,由于这类原因导致人工林退化的面积占到33%。为此,工程团队建议,这类区域植被种植应将深根乔木改为耐盐碱的浅根乔木或者灌木。 生态地质调查工程实施以来,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萎缩、青藏高原冻融荒漠化、西南岩溶石漠化等40余项重大生态问题,工程团队采用“空天地”相协同的调查技术,建立“遥感先行摸清生态问题变化特征—地上地下一体化调查研究成因机理—综合分析评价提出因地制宜生态保护修复对策建议”的技术模式,强化基岩—成土母质—土壤—水—生态相互作用过程机理分析和水平衡研究,研判成土母岩岩性对石漠化程度、高原湖泊水平衡的控制机制,进而提出生态保护修复建议和地学解决方案。 破解具体生态问题的同时,生态地质调查工作还为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和政策标准制定以及修复工程监测、成效评估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基于调查成果形成黄河源保护修复、高寒草原保护修复、人工湖建设控制等法条建议和研究报告,支撑黄河保护法和青藏高原保护法立法;参与完成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现状与潜力分析报告,支撑《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起草,助推生态系统碳汇研究;牵头及参与完成《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等4项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专题研究与文本编制;首次完成全国历史遗留矿山土地损毁本底核查工作,并研建了“历史遗留矿山核查信息系统”。 随着生态地质调查工程的实施,中国地质调查局目前已构建了地质调查支撑服务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技术业务体系、组织结构体系、人才队伍体系、条件保障体系和协调合作机制,旨在打造国家生态保护修复权威支撑力量,高效支撑自然资源部履行“两统一”职责。 生态地质,未来可期。当前,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基础性工作还比较薄弱,生态调查、监测、评价、预警能力不足,生态修复底数不清、问题与机理不清等问题制约着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科学实施。 “下一步,生态地质调查工作将以‘三区四带’为重点,开展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生态功能退化等生态状况调查监测,及时掌握重大生态问题与驱动因素,深度分析垂向地层结构与水循环过程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形成不同尺度地上地下一体化调查监测成果与报告,建立生态地质图谱及修复参考系,建设观测站点,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聂洪峰对此充满信心。
Copyright © 2002-2022 陕西万疆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6002649号-1 网站建设 技术支持:云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