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陕西万疆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行业动态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扩大公园绿地开放共享 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发布日期:2023-12-09 17:10浏览次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公园绿地为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民生活里的第三空间,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衡量市民幸福指数的重要载体。


0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公园开放共享的理论基础

世界上第一座城市公园——英国伯肯海德公园(Birkinhead Park)建成于1843年至1847年,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可以说,城市公园与马克思主义几乎产生于同一时期,而实际上,他们也都是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的时代产物。

城市公园的产生顺应了工业城市在极速扩张、城市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下解决公共环境危机及公众健康问题的需要,让城市民众享受到乡村般的新鲜空气、温暖阳光。

1844年,马克思在《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实际上,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包含了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四个核心概念。而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之形成、存在、发展的根据,说到底是人的需要。人的发展和需求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也是全面而综合的,除了生理、生存和物质需要以外,还包括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需要,以及自我价值和发展的需要等等。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的生理、生存、物质性需要会逐渐下降,而精神性、发展性、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则会不断上升。

从我国城市公园绿地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看,人们对城市公园的需求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观赏型、精巧式、个体娱乐到体验型、大尺度、社会参与的变化和升级,并进而影响到现代城市的规划思路和管理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扩大公共空间,让老百姓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是重要评判标准。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城市不应该是若干封闭‘大院’和‘围墙’组成的‘围城’,要找到适应现代管理的安全防范措施,尽可能不再建设封闭的住宅小区,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理解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群众身边的公园绿地首当其冲要打开,思想“围墙”要破除。

由此可见,公园绿地开放共享不仅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关于人的需求理论的实践表现,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要求,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为民初心使命。


02


构建活力休闲的“花园城市”是扩大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的实践要求

一是破解公园绿地休闲功能单一瓶颈的需要。从绿化统计数据看,截至2022年底,北京森林面积85.5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4.8%,公园绿地面积3.69万公顷、500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8.7%,这在国内大城市中稳居前列。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公园大型草坪(按1000平方米以上统计)600多块,但由于种植类型和管理限制,目前不具备开放条件。从近年来市民出行规律和需求看,人们对于公园绿地的便捷性,特别是草坪绿地的直接体验性十分迫切,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是人的发展对于绿地空间从单一美的观赏向多功能体验需求的升级转变。

二是激发公园绿地活力价值的需要。在人们有了进入草坪绿地自由地运动、感受自然的需求,或者这种需求可能得到一定满足之后,一些家庭、社会组织便进一步希望利用开敞式的草坪开展各类有活力的团建或者高品质的社会交往活动,这也是不少南方城市公园的实践经验,如:草坪上的婚礼、音乐会、市集等等。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天府新区时指出,城市的规划建设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将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城市公园绿地空间跟城市空间一样,也是发展资源,也需要科学规划,也能助力经济增长。应当在坚持公益属性的前提下,有序塑造全龄友好、健康文明的活力新场景,顺应未来公园多元空间新趋势。

三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能够大量节省草坪灌溉用水和人工维护成本,契合了绿色发展的理念,促进了海绵城市、低碳城市建设要求,同时,深化了共享发展的理念,将人民群众需求放在最高位置,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过程中,克服了绿色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共享优化绿地配置,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这也是北京公园探索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构建活力休闲“花园城市”的内在要求。


03


构建活力休闲的“花园城市”是扩大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明显提升老百姓获得感,老百姓体会也最深刻。要坚持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多为老百姓建设休闲、健身、娱乐的公共场所。”公园绿地作为满足人民群众亲近自然、休闲游憩、运动健身新需求新期待的公共空间,理所应当作出表率性尝试和开拓性探索,让人民群众从中体味更多的绿色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扩大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工作立足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断满足人们对于绿色空间向往的新需求新期待。公园管理者身份将逐步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应本着因地制宜、完善服务、安全第一的原则,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尊重群众诉求,科学调整绿地草坪的种植类型,以更加契合北方地区气候条件下游憩活动的需要,在草坪及周边增设必要的卫生、安全服务设施,始终将满足游客合理需求作为管理工作的努力方向,把游客满意度作为评判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坚决摒弃生态形式主义等错误政绩观。


(二)建立与公园开放度相匹配的管理制度

在推行公园绿地开放性管理过程中,对游客行为加强引导和草坪使用进行提示十分必要,也体现了公园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和管理者对草坪收放成效的科学预判。公园绿地不能简单一开了之,而应从草坪本身轮换养护、绿地安全巡查、树木草坪防火、文明游园公约等实际角度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强化制度执行督促,并根据反馈情况适时调整和优化,保证开放共享绿地实现健康持续管理。


(三)通过公园体检不断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

公园体检是在新发展阶段下对公园包括规划、制度、设施、服务、安全等多环节内容,以及从参与公众、社会组织、行业管理、媒体宣传等多维度审视公园管理的不足的工作机制。通过采取“发现不足—分析原因—解决问题”方式,从而能够实现管理和服务的优化提升,实现正向循环的良性机制,不断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既要打开有形的围墙,千方百计挖潜,增加共享绿色,也要打开思想的围墙,不断完善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治理能力,踏实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首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了构建森林环抱的花园城市的战略任务,这为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吹响了号角。北京公园将按照首善标准,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标签:

Copyright © 2002-2022 陕西万疆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6002649号-1 网站建设:云浪科技

029-87396877